貨架檢測
貨架用于存儲貨物與物品,是一種基礎的倉儲設備。物流業發展已經非常成熟并持續迅速發展,在當今社會的生產與生活中的作用不可替代。作為直接承載貨物的核心部件,橫梁的損壞變形是導致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
而安全則是貨架使用的第一前提,我國的貨架使用有30年以上的歷史,近年來呈快速增長趨勢,因此貨架的使用安全越來越被重視。規范進行貨架日常使用中的檢測,及時發現、消除各類安全隱患,對于倉庫的安全運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那么貨架的檢測內容有哪些呢?
一、在貨架運營階段,貨架檢測內容應包括以下內容:
1、貨架立柱整體垂直度;
2、承載梁彎曲變形(撓度);
3、地坪螺栓擰緊力矩;
4、普通組裝螺栓緊固性;
5、立柱損壞殘余變形;
6、橫斜撐桿損壞殘余變形;
7、貨架其他構件損壞;
8、貨架存儲單元凈距;
9、貨架結構布置變動情況;
10、貨架安全件設置;
11、物流動線防護設置。
所有損壞或其他安全問題應保持記錄。
二、檢測結果風險判定
針對以上確定的檢測內容,每一項都應根據可能造成的后果嚴重性進行判定并劃分成如下三個不同的風險等級。不同的風險等級應采取不同的措施。
1、可接受損壞(綠色級別)
當損壞水平不高,比如沒有超過本標準規定的限值時,貨架可認為是滿足正常使用要求的并且不需要減小單元荷重或立即卸載。此為綠色級別損壞。
2、危險性損壞(橙色級別)
當損壞水平已影響到結構承載,比如為本標準規定的限值的1.0~2.0倍時,損壞的構件應明確標示出來并進行隔離,直到完成補救性工作后才能重新承載。如果在四周內無法完成補救,損壞級別應重新劃分為嚴重性損壞。
3、嚴重性損壞(紅色級別)
當損壞水平已嚴重危害結構安全,比如超過本標準規定的限值的2.0倍時,損壞的構件及相鄰的部分構件應立即卸載并隔離,直到完成補救性工作并驗證安全后才能重新使用。
貨架項目的風險貫穿于項目的整個階段。在交付前的階段,貨架應嚴格按照標準進行規劃、設計、制造與安裝。安裝完工驗收通過并交付后,貨架在運營階段應落實即時檢測、定期檢測與年度檢測三個不同層級的檢測機制。針對檢測發現的問題進行風險等級劃分,根據風險等級不同采取相應的措施以降低貨架風險,保證貨架安全。
您身邊的專業建筑醫生!
? 2021. 上海鈞測檢測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8039263號